【黄铁矿化学式】黄铁矿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尤其在沉积岩和变质岩中较为常见。它因其颜色呈浅黄或铜黄色,常被误认为是黄金,因此也被称为“愚人金”。黄铁矿不仅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上也有广泛应用。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其化学式为FeS₂。这个化学式表明,每个黄铁矿分子由一个铁原子和两个硫原子组成。由于其稳定的晶体结构和较强的抗风化能力,黄铁矿在自然环境中能够长期保存。
除了主要成分外,黄铁矿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钴、镍、砷等,这些杂质会影响其物理性质和用途。
以下是对黄铁矿及其化学式的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黄铁矿 |
| 英文名称 | Pyrite |
| 化学式 | FeS₂ |
| 元素组成 | 铁(Fe)、硫(S) |
| 晶体结构 | 立方晶系 |
| 颜色 | 浅黄、铜黄、灰黑色 |
| 硬度 | 6–6.5(莫氏硬度) |
| 密度 | 4.9–5.2 g/cm³ |
| 主要用途 | 用于提取硫、制造硫酸、作为装饰石料等 |
黄铁矿虽然不是贵金属,但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其化学式和基本性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矿物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