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王莽谦恭未篡时全诗

2025-10-30 23:38:42

问题描述:

王莽谦恭未篡时全诗!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3:38:42

王莽谦恭未篡时全诗】“王莽谦恭未篡时”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原诗为:

>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对人性、真假、时间考验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王莽谦恭未篡时”,指的是西汉末年权臣王莽在篡位之前表现得非常谦逊、恭顺,甚至赢得了当时士人的赞誉和信任。然而,一旦权力到手,他却迅速篡夺了汉朝皇位,建立了新朝,最终因暴政而被推翻。

“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仅凭表面行为来判断其本质,因为真正的性格和意图往往需要时间去验证。诗中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正是强调了这一点——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品性与能力。

王莽的故事也反映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他在掌权前表现出的谦恭,可能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野心,而一旦机会成熟,他的真实面目便显露无遗。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也警示后人不要轻信表象,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表格:相关人物及事件简要对比

人物 所处时代 身份/角色 表现特点 结局 诗句出处
王莽 西汉末年 权臣、篡位者 谦恭、礼贤下士 建立新朝,后被推翻 “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 西周初年 辅政大臣 忠诚、谨慎 助成王稳定天下 “周公恐惧流言日”
白居易 唐代 诗人、政治家 关心民生、讽喻时政 诗作流传千古 《放言五首》其三

小结:

“王莽谦恭未篡时”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历史教训和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应更加理性、全面,避免被一时的表象所迷惑。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