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细浪和走泥丸的意思】“腾细浪”和“走泥丸”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也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说明 |
| 腾细浪 | “腾”意为跳跃、翻滚;“细浪”指小浪花。整词比喻山岭像细小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形容山势虽高却显得渺小。 |
| 走泥丸 | “走”是行走、滚动;“泥丸”是泥团。比喻山体如泥团般容易被踩踏,表现红军对困难的轻视与征服的决心。 |
二、诗句背景与意义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回顾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胜利会师的历史。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高耸入云的山岭比作微不足道的“细浪”和“泥丸”,表现出红军战士面对自然险阻时的从容与坚定。
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眼中,无论多么险峻的山川,都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风景,无法阻挡他们走向胜利的步伐。
三、总结
“腾细浪”和“走泥丸”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自然现象,而是诗人用以表达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坚韧不拔、藐视困难的精神象征。它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比喻,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情怀。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毛泽东《七律·长征》 |
| 词语含义 | 腾细浪:山岭如细浪起伏;走泥丸:山体如泥团滚动 |
| 表达情感 | 革命乐观主义、不畏艰难、英勇无畏 |
| 艺术手法 | 比喻、夸张 |
| 精神内涵 | 展现红军战胜自然障碍、追求胜利的坚定信念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腾细浪”和“走泥丸”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它们在文学和历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