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好学,对书籍有着极高的热情,几乎从不放下书本。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学习的刻苦精神,也反映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手不释卷 | 指手中一直拿着书本,形容人读书非常勤奋,很少放下书本。 |
二、成语来源
“手不释卷”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遂博学,以《易》为宗,虽在军中,手不释卷。”这句话讲的是东吴名将吕蒙虽然身在军中,仍然坚持学习,从未放下书本,最终成为一位有学问的将领。
三、成语用法
-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 例句:
- 他从小就手不释卷,后来考上了名牌大学。
- 这位学者一生手不释卷,著作等身。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埋头苦读、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
| 反义词 | 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懒惰成性 |
五、使用场景
“手不释卷”多用于描述那些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的人,尤其适用于以下场合:
- 表扬他人勤奋学习的态度;
- 描述某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 作为文学作品或人物描写中的关键词。
六、总结
“手不释卷”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持续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书,就能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古文相关内容,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