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十羊九牧出处于哪里

2025-10-23 11:11:11

问题描述:

十羊九牧出处于哪里,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3 11:11:11

十羊九牧出处于哪里】“十羊九牧”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具体出处在《隋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

一、成语释义

“十羊九牧”字面意思是:十只羊由九个人来放牧,比喻人多事少、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机构重复设置等问题。

二、出处考证

出处 文献名称 内容摘录 说明
《隋书·杨尚希传》 《隋书》 “今之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十羊九牧’,其弊久矣。” 最早出现“十羊九牧”的典故,描述当时地方行政机构过多的问题。
《资治通鉴·隋纪》 《资治通鉴》 “今之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十羊九牧’,其弊久矣。” 司马光引用《隋书》内容,进一步强调“十羊九牧”是官僚体系臃肿的表现。

三、历史背景

“十羊九牧”这一说法源于隋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了大量的郡县,但很多郡县所辖区域狭小、人口稀少,却设有多个官员负责,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这种现象被当时的官员杨尚希指出,并用“十羊九牧”来形容。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十羊九牧”常被用来批评政府部门或企业中人员冗余、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它提醒人们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避免因组织结构不合理而造成资源浪费。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含义 比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出处 《隋书·杨尚希传》、《资治通鉴·隋纪》
历史背景 隋朝地方行政机构过多,导致管理混乱
现代意义 批评官僚主义、机构重复设置、效率低下

通过了解“十羊九牧”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背景,也能从中反思现代社会中的管理问题,推动更加高效、合理的组织结构建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