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是多少】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或苛性钠,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应用广泛。由于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湿性,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对于实际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将对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具体数据。
一、氢氧化钠溶解度的基本概念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单位为克/100克水(g/100g H₂O)。氢氧化钠在水中极易溶解,但随着温度的变化,其溶解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二、氢氧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以下趋势:
- 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显著增加。
- 在常温下(如20℃),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约为109 g/100g H₂O。
- 随着温度上升至较高值(如100℃),溶解度可达到约500 g/100g H₂O。
这种现象主要与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放热反应有关,因此温度升高有助于提高溶解能力。
三、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 溶解度(g/100g H₂O) |
0 | 42 |
10 | 52 |
20 | 109 |
30 | 128 |
40 | 138 |
50 | 160 |
60 | 178 |
70 | 196 |
80 | 224 |
90 | 256 |
100 | 500 |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实验测定和权威化学手册,可能因来源不同略有差异。
四、注意事项
1. 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引发危险。
2.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浓度和温度选择合适的配制条件。
3. 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建议参考多份资料进行比对。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较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溶解能力显著增强。因此,在涉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制备和使用时,必须充分考虑温度因素,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