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句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词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情的赞美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面,也寄托了词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深切期望。
以下是对该句词的历史背景、文学意义及情感表达的总结分析:
一、
“金戈铁马”形容的是战事激烈、兵器铿锵的声音,象征着战争的紧张与激烈;“气吞万里如虎”则以猛虎之势比喻气势磅礴、不可阻挡。整句词意在表现一种英勇无畏、志在四方的精神风貌。
此句出现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是作者借古讽今、抒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句子。他通过对历史人物(如孙权、刘裕)的追忆,表达自己对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原文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释义 | 形容战争场面激烈,气势磅礴,如猛虎般威武。 |
作者情感 | 表达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历史背景 | 辛弃疾身处南宋偏安一隅,心系北伐,渴望收复失地。 |
文学价值 | 意象雄浑,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现实意义 | 鼓舞人心,激励后人要有远大志向与不屈精神。 |
三、结语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仅是对古代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的高度赞扬。辛弃疾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使这一句词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豪迈与坚定,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