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2首

2025-05-17 01:50:17

问题描述:

宋词如梦令李清照2首,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01:50:17

第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年轻时的一次游历经历。词中的“溪亭”、“日暮”、“藕花”等景物,不仅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愉悦。而“沉醉不知归路”则透露出一种忘乎所以的状态,这种情感既是对美景的陶醉,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一句尤为精彩,通过重复“争渡”,强调了急于返回的急切心情,同时以“惊起一滩鸥鹭”的动态描写收尾,给整首词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第二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开篇“昨夜雨疏风骤”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一场风雨过后万物的变化。“浓睡不消残酒”则表现了词人在微醺状态下对生活琐事的疏懒态度。“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一句,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是将这种关注推向高潮,用“绿肥红瘦”这样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传达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这两首《如梦令》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词人的独特视角和丰富情感。无论是对青春岁月的追忆,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都体现了她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这两首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