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醉翁亭记重点语句

2025-11-14 20:25:38

问题描述:

醉翁亭记重点语句,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20:25:38

醉翁亭记重点语句】《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醉翁”自号,描绘了滁州琅琊山的自然风光和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下是对《醉翁亭记》中重点语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重点语句总结

1. “环滁皆山也。”

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滁州的地理环境,为后文描写醉翁亭奠定了基础。

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描绘了琅琊山的秀丽景色,为下文引出醉翁亭做铺垫。

3.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通过听觉描写引入酿泉,增强了画面感与代入感。

4.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运用比喻“翼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的形态与位置。

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说明亭子的建造者和命名者,体现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6.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表达作者借酒抒怀、寄情山水的情感。

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核心句子,点明全文主旨,表达作者寄情山水、忘却尘世的豁达心境。

8.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情感寄托于自然与酒之中。

9.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描写滁州百姓出游的热闹场面,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10.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展现宴会的欢乐氛围,表现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11.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以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作者沉醉于山水与酒中的状态。

12.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13.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通过自然声音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14.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体现“与民同乐”的思想。

二、重点语句汇总表

序号 语句 出处 作用/意义
1 环滁皆山也。 第一段 交代地理位置,引出醉翁亭
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第一段 描绘琅琊山的美景
3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第一段 引入酿泉,增强画面感
4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第一段 描绘醉翁亭的形态
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第二段 说明亭子的来源
6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第二段 表达作者的豁达情怀
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第二段 点明文章主旨
8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段 深化主题,表达情感寄托
9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第三段 描写百姓出游的热闹场景
10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第三段 展现宴会的欢乐氛围
11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第三段 描绘作者沉醉的状态
12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第四段 描绘黄昏景象,营造宁静氛围
13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第四段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
14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第四段 反衬作者内心情感

通过以上语句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醉翁亭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篇蕴含哲理、体现作者人生观的作品。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