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是什么意思】“常务”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政府、企业、组织等机构中,表示“日常事务”或“经常性工作”。它通常与“委员会”、“会议”、“负责人”等词搭配使用,如“常务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下面将对“常务”的含义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
一、
“常务”一词来源于“常”和“务”两个字。“常”意为“经常的”、“平常的”,“务”指“事务”或“工作”。合起来,“常务”指的是日常工作中持续进行、例行性的事务,也常用来指代负责这些事务的人员或机构。
在实际应用中,“常务”多用于正式场合,如:
- 常务委员会:指一个组织中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常设机构。
- 常务理事:指在理事会中负责日常工作的成员。
- 常务副主任:指在某个机构中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位。
此外,“常务”也可用于描述某人长期担任某一职务,如“常务经理”、“常务董事”。
需要注意的是,“常务”并不等同于“主要”或“核心”,而更强调“常规性”和“持续性”。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常见搭配 | 示例 |
常务 | 日常事务;持续性的工作 | 常务委员会、常务理事、常务副主任 | 某公司设有常务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 |
常 | 经常的、平常的 | - | 常务工作是每天都要完成的 |
务 | 事务、工作 | - | 常务工作包括文件整理、会议安排等 |
三、小结
“常务”是一个具有明确语义和使用场景的词汇,常见于正式组织结构中,强调“日常性”和“持续性”。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机构的职能分工,尤其在阅读官方文件或参与组织活动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