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是什么意思】“丁公藤”是一个植物名称,属于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学名为 Cynanchum chinense(原名 Sarcostemma chinense),别名包括“丁公藤”、“牛皮消”等。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
丁公藤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其茎和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中,丁公藤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由于其药效明确,且来源广泛,因此在民间和传统医学中应用较为普遍。
丁公藤简介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丁公藤、牛皮消 |
学名 | Cynanchum chinense(旧称 Sarcostemma chinense) |
科属 | 萝藦科(Asclepiadaceae)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 |
形态特征 | 藤本植物,茎圆柱形,具乳汁;叶片对生,卵状披针形;花黄绿色,簇生于叶腋 |
药用部位 | 茎、叶 |
性味归经 | 苦、辛,微寒;归肝、脾经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主治症状 |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等 |
使用方式 | 煎汤、外敷、泡酒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丁公藤”不仅是一个植物名称,更是一种具有实际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了解其来源、功效及使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传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