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六国论》中关于(至于颠覆的那句是什么)

2025-08-07 21:46:47

问题描述:

《六国论》中关于(至于颠覆的那句是什么),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21:46:47

《六国论》中关于(至于颠覆的那句是什么)】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作者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揭示了国家衰亡的深层原因。其中,“至于颠覆”这一表述出现在文章的关键部分,是全文论述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一、原文出处

在《六国论》中,关于“至于颠覆”的句子是: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至若六国之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但更明确提到“至于颠覆”的句子是: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不过,真正直接使用“至于颠覆”这一表达的是:

>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是对六国最终灭亡命运的总结性评价。

二、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之所以最终走向灭亡,并不是因为军事力量不够强大,也不是因为战争策略不当,而是因为它们对秦国采取了妥协和贿赂的政策,导致自身力量逐渐削弱,最终走向灭亡。他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来强调这种结局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的结果。

这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更是对当时北宋统治者的一种警示:如果继续采取对敌妥协的政策,最终也会重蹈六国覆辙。

三、表格总结

问题 内容
文章名称 《六国论》
出处 苏洵所著
关键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句子位置 文章后半部分,总结六国灭亡原因
语义解释 六国最终灭亡是必然的结果,因贿赂秦国导致自身力量削弱
作者观点 强调坚持原则、不妥协的重要性,反对屈辱求存
历史意义 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强调国家强盛需靠实力而非妥协

四、结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不仅是对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也体现了苏洵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能从中汲取现实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