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凫举什么意思】“兔起凫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其势若兔起凫举,百兽震恐。”原意是形容兔子刚一跃起,野鸭就飞起来,比喻行动迅速、出其不意。后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也常用于军事或策略中,表示突然行动、出其不意。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兔起凫举 |
拼音 | tù qǐ fú jǔ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原意 | 形容兔子跳跃、野鸭起飞,动作迅速、出其不意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行动迅速、出其不意,也可指策略灵活 |
近义词 | 飞龙在天、迅雷不及掩耳、出其不意 |
反义词 | 老牛拖车、慢条斯理、按部就班 |
二、成语背景与用法解析
“兔起凫举”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描述韩信在战场上运用奇兵突袭的战术。当时,韩信面对强敌,采取了出其不意的进攻方式,使敌人措手不及,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战例被后人称为“兔起凫举”,象征着快速、果断的行动。
在现代汉语中,“兔起凫举”不仅用于军事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商业、体育、日常生活等场景,强调在关键时刻做出迅速反应的重要性。
三、使用示例
1. 军事场景:
“敌军毫无防备,我军如兔起凫举,迅速突破防线。”
2. 商业竞争:
“该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如兔起凫举般推出新产品,抢占先机。”
3. 个人成长:
“他善于观察时机,一旦发现机会,便如兔起凫举般行动。”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较为文言化,适合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生搬硬套。
- 适用于强调“快、准、狠”的情境,不宜用于日常琐事。
五、总结
“兔起凫举”是一个富有动感和策略意味的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迅速、果断的行动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处世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要敢于出击、把握时机。